e-Learning知識社群師生部落格課程地圖連絡我們登入
玩樂高之外的自我練腦術 12種創意「吸星大法」
by 辛宜津, 2011-07-08 07:18, 人氣(1504)
在「創意=競爭力」的時代,除了透過樂高積木等遊戲來提高創造力,亦可透過其他思考訓練改造大腦,將創意運用於生活與工作,人人可為!

文/吳永佳
2011年5月 Cheers雜誌
 
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的「水平思考法」
符合邏輯思考的「垂直思考法」,有時容易被逼到思考的死角,而「水平思考」強調創意無須等待靈光乍現,從不同角度看事情,就能產生未被開發過的新想法!兩者相互補強,能讓你創意加倍。
實踐1:建立「鳥眼」、「螞蟻眼」、「魚眼」3種視野
為了孕育更多元的點子,每個人都應持有這3種視野。
鳥眼」就是如鳥般在高空客觀、大格局的鳥瞰事物,例如景氣狀況、法律制度等時代潮流的掌握等。「螞蟻眼」,如同螞蟻親自走到現場去考察,對於當下迫在眉睫的問題一邊思考、一邊注意對方與周遭的關係來下判斷。「魚眼」,如魚一般掌握水的流向,確實知道暗中的變化並決定走向,如此在變化多端的現今社會,便能快一步掌握種種趨勢,迅速切換到適當方向。
 
實踐2:改變自己的所在位置
「自己」和稱為客戶的「對方」,以及距兩者有段距離的「客觀立場」,將三者位置相互轉換來思考問題。首先,我們多半站在自己目前的立場來看待對方,接著可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自己,最後,再冷靜觀察自己與對方的關係。

善用這3種視點,便能發展出各種可能性。例如,使用第1個視點,可獲得自己想要的商品、或期望服務的點子;使用第2個視點,可獲得客戶或顧客所期望的商品或服務的點子;而當第1視點與第2視點所見產生歧異時,從第3視點、第3者出發的客觀立場,不僅能獲得更獨特的看法,還能孕育出更好、更創新的點子。
 
 工具1:誘發想法的Osborn檢查法
亞歷克斯‧奧斯朋(Alex Osborn)首創的「Osborn檢查法」,可幫助思考,誘發創意。它包括9大特點:
◎ 還有沒有其他的用途?(Put to other uses)
除了原來的用途,還有其他新用法嗎?
可以改造成其他用途嗎?
可以提供其他階層使用嗎?
可以用到其他區域嗎?
◎ 可不可以從別處借想法?(Adapt)
有沒有相似的東西?
可不可以模仿誰(或東西)?
可以從歷史借用想法嗎?
可以從完全不同的領域中獲得靈感嗎?
◎ 改變一部份會怎樣?(Modify)
如果改變商品的涵義,會怎樣?
改變色、香、音、動作、型態、場所……會怎樣?
◎可以更大/增加嗎?(Magnify)
時間、頻度、強度、高度、長度、價值、材料可以加大嗎?
◎可以更小/減少嗎?(Minify)
◎一部份可以被取代嗎?(Substitute)
人、東西、材料、製法、動力……可以被替代嗎?
◎可以改變排列方式嗎?(Rearrange)
要素、型態、擺設、順序、因果、基礎可改變嗎?
◎ 反過來可以嗎?(Reverse)
反轉、前後轉、上下轉、左右轉、角色替換……可行嗎?
◎可以組合嗎?(Combine)
單位、目的、主張、想法……可以組合嗎?
工具2:提高集體效率的「思考帽」法
所謂「思考帽」法,是指利用6種不同顏色的帽子來進行發想的方法,由水平思考法的提倡者愛德華‧波諾(Edward de Bono)所提出。
這方法不僅是「腦力激盪」的發散式想法,更須將最終的結論整理出來,故最好要有個「議長」,妥善控制進行流程。每個人在同一時間戴著相同的帽子,以同樣的切入點進行深度討論,透過參與人員間的相互競爭,使想法迅速產生,加快會議的效率與深度(圖表    )。
基本方法為先從    藍帽開始,設定狀況後→u白帽→v紅帽依此順序進行。若按此順序進行後,討論不夠熱烈,可以換個順序,例如w黃帽→x黑帽→y綠帽→u白帽→v紅帽→z藍帽的順序亦可。也就是說會議的討論要發散而活潑,讓氣氛朝正面發展,這技巧便掌握在議長的手中。
 
啟動右腦功能的「直覺思考法」
直覺思考法讓你進入下意識,發掘你已擁有的創意,瞬間從下意識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。就像一個人靜坐一隅沉思,突然間靈光一閃,茅塞頓開。


實踐1:培養直覺力
直覺的2個基本原則是:要靠培養,並融合理性與邏輯。盡量每天觀察你的直覺。你的直覺如何?它們何時產生?在狀況明朗前,先預作猜測,以練習你的直覺技巧。
例如,你是業務員,拜訪客戶前不妨練習先猜想一下:今天會做多少業績?客戶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?他的心情如何?他今天會下單嗎?簡報時客戶可能提出哪些問題等等。
「腦力筆述」也是一法。找個安靜的地方放鬆自己,把你的挑戰寫下來,專注在上面幾分鐘。寫下一些關鍵問題:什麼對我最有好處?我該怎麼辦?有沒有其他選擇?然後等待答案浮現,一出現就寫下來,不要急著分析或思考為什麼,先不斷問問題,一面把答案寫下來,直到沒有答案為止。在你寫下的這些紀錄中,其中可能隱藏著真正的答案。
實踐2:讓思考沉澱的“3B”原則
一位著名的物理學者曾說,科學上偉大的發現,常是在公車(Bus)、床上(Bed)和浴室裡(Bath)靈光一現產生的,他用“3B”稱呼這些激發創意的溫床。最棒的主意往往在放下問題時出現,這正是讓思考沉澱的原則。思考沉澱時,你的下意識仍不斷處理訊息,潛意識有了餘裕和原先的挑戰周旋。迎向挑戰的鬥志愈高昂,潛意識發出的火花就愈大。
當然,所謂的“3B”創意不是平白從天而降。首先,你必須認清值得付出心力尋求解決之道的挑戰到底是什麼,想像克服挑戰之後的結果,如此,潛意識會自然而然被牽引到具有建設性的答案上;接著,搜集對你有用的一切訊息,大量閱讀或與他人交換意見,為潛意識盡量多準備素材;同時對大腦下達指令去解決問題:「找出答案,過兩天我會回來要結論。」
然後,就是暫且拋下問題,沉澱思想,讓靈光有機會被「醞釀」,可以沖個澡、看場電影,或出門閒逛。一段時間後,沉澱過的想法就會出現,好點子突然自腦中跳出來!
工具1:使熟悉變陌生的「直接類比法」
強行將不同領域或「平行的世界」聯結,想像類似事實與事件之間的比較與相似點,愈奇特的類比,產生獨特創意的機會就愈大。
一家夜總會正籌備盛大的開幕儀式,老闆想要設計更有趣的邀請,於是做出下列的類比:邀請要像阿斯匹靈。
透過直接類比法,讓這看似完全無關的兩者產生關連,所以他們把邀請卡做成藥丸狀,藍色藥丸端端正正的擺在黑色天鵝絨戒盒內。盒子上有指令:「放進溫水中攪動,使它溶解。」藥丸溶解後,上面寫明時間、地點的玻璃紙浮上來。「邀請丸」成為該年度業界最不同凡響的邀請方式!
 
再舉一例,若你的任務是改良一般的手電筒,可以嘗試做出下列類比:「改良手電筒就像到醫學院學習開刀。」
學習開刀的過程可能包括:
1.需要教科書與手冊。
2.需要上課和教授談話。
3.必須學會如何施行麻醉。
4.在醫學院忙到連社交活動都沒有。
5.將在人體上實習。
檢視以上每個項目,可嘗試激盪出新的點子。
◎把手電筒和急救手冊放在一起(參考第1點)。
◎加上無線電發送器和接收器(參考第2點)。
◎附上保護用的催淚瓦斯(參考第3點)。
◎把手電筒單獨存放,避免電池因溫度過高或過低而受損(參考第4點)。
◎附上小型的工具箱(參考第5點)。
練習以類比法激發創意,你將發現透過類比會讓點子滋生、成長,經歷一連串不同階段後,創意會愈加成熟、有效。
工具2: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「想像力」
用「如果……會如何?」的問題來問自己,是運用想像力達成目標的好方法。這種技巧會讓自我放鬆,產生各種有趣想法。
例如,若我們把看待「性」跟「食物」的態度顛倒,是否就意味大家將在各處林立的「快速性交易商店」裡公開從事性行為?反之,吃東西則不能讓人看到。
想像力創造新視野。你可以多舉一些引發想像力的新鮮問句:
如果你的頭部前後都有眼睛會怎樣?
如果人類不會死,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、事業和宗教?
如果每隔5年你的性別會自然改變,將如何?
如果樹木大量冒出石油會如何?
如果有一天,一個外表長得像總統的罪犯與美國總統互換身分會如何?
仔細想想,不覺得好萊塢許多大為暢銷的電影,故事靈感都起於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情境設定嗎?
 
建立自我風格的「當代關鍵字」法



想要發揮創意,最簡單的原則就是:擁有許多不同的觀點與刺激思考的素材。因此,你所擁有的思考選項的「數量」,左右了你是否能持續產生源源不絕的創意。
光是操練各種創意法則與切入角度還不夠,你必須自己建立一套新的「法則」,增加自己手頭可以運用的棋子、累積可刺激思考的素材。
實踐1:搜集「當代關鍵字」
觀察社會現象時,可以成為任何思考線索的,就是「當代關鍵字」,也就是把生活周遭眾人所討論的商品、服務或事件用簡單的辭彙「總結」。
經常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,不斷搜集、累積當代關鍵字,只要養成習慣,創意能力就會大為躍進。
當代關鍵字可大分為兩種。第1種是商品名稱、服務名稱等「熱門關鍵字」,例如:「iPad」、「犀利人妻」、「東方神起」、「宅配美食」等,就是典型的熱門關鍵字。
第2種,則是形成話題的「意義關鍵字」。例如日本關東大地震形成了「逃生包」、「核輻射量」、「海嘯」等熱門名詞,又例如更換電信公司、可以不用更換手機門號的制度,形成了「門號帶著走」這組意義關鍵字。
實踐2:4種「當代關鍵字」搜集法
搜集當代關鍵字,可自「大眾傳播媒體」、「網路」、「熱門商品資料」、「總體環境分析」等4大方向著手。
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報紙、電視、廣播、雜誌(產業雜誌、專業雜誌)等。基本做法是「定點觀測」,可列舉出經常會報導流行趨勢的主要媒體,並持續關注它們所報導的資訊、消息等。當定點觀測成習慣,也能訓練自己自然分辨、過濾、處理資訊的能力。
從網站收集關鍵字,可從主動顯示流行關鍵字的大型入口網站入手(如YAHOO!奇摩),第2是利用公布部落格熱門話題排行榜的網站,第3則是一些擁有專門知識的達人透過部落格傳播資訊的特定網站。
「熱門商品」是反映時代的鏡子。搜集過去熱門商品的資料或是各種相關報告,可鑑往知來。也可多留意行銷活動中的「總體環境分析」,自當時風潮刺激未來的靈感。總體環境分析包括政治(Political)、經濟(Economic)、社會(Social)、技術(Technological)等4大指標,總稱為「PEST分析」。
工具1:製作「當代關鍵字」表單
找到資料後,就要盡快製作一份表單將關鍵字整理起來。製作表單,除了可以使用電腦軟體,如PowerPoint等等來記錄,也可以使用隨手可寫的筆記。
例如,用5×3沒有格線的資料卡,每找到一個關鍵字,就馬上記錄在一張資料卡上,妥善保存。
接下來,就要試著找出關鍵字所隱藏的「主要因素」與「特徵」。然後,再根據主要因素與特徵,找尋具有相同關鍵字(或相同特色)、且已做成具體產品、服務的實例,一個當代關鍵字要搜集大約5個跨領域的業績、業界實例,如此一來就可以增加樣本數量(圖表   )。尋找實例,同樣可利用前述搜尋關鍵字的各種管道。
工具2:整理關鍵字的特色
一旦相同關鍵字的實例都已經找齊,接下來就要仔細思考該關鍵字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具備什麼要素與特徵。
比較自己所收集的各個實例,同時篩選出這些實例的共同特徵,這時候,最好能彙整出3~5個特徵(圖表    )。例如所有跟「99元」這個當代關鍵字相關的商品或服務,如「99元快炒」、「99元雜誌」、「99元剪髮」等,其共同特徵是「諧音吉祥、便宜、一張百元鈔有找、物超所值」,那麼是否可據此找出其他符合這些特徵、滿足市場需求的創意,施用於商品?
最後就是利用關鍵字建立法則。法則的命名,最簡單的就是直接以當代關鍵字命名,例如「99元法則」、「小三法則」,也可以其特徵、賣點命名,例如「物超所值法則」、「一張鈔票有找法則」、「人性陰影法則」等,當然也可取雙關語或幽默命名。
命名後,這些法則便被你從此據為己有,成為個人發想資料庫的一員,未來可隨時「候傳」備用!
(參考資料:《快速理解水平思考法》、《創意思考玩具庫》、《一定做得到的絕妙發想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