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行星的簡介
by Willa Hung, 2015-07-09 11:02, 人氣(562)
行星的定義
介紹:
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,環繞著恆星的天體。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[1]。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,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(相對於月球)且近似於圓球狀,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。2007年5月,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(攝氏2040度)[2]。
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,「行星」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。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,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。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。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,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。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,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、海王星,冥王星(目前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)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。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,截至2012年2月4日,人類已發現758顆太陽系外的行星。
定義:
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星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上,表決了該會第5、6號共四份決議草案,分別把行星同時符合以下三點:
- 圍繞於恆星運轉(即公轉)
- 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,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(即近於球形)
-
已清空其軌道附近區域(即是該區域內最大天體,即以其自身引力把軌道兩側附近的小天體「吸引」成為自己的衛星
名稱及來歷
- 在中國,根據西漢《史記、曆書》記載「黃帝考定星曆,建立五行,起消息(修正曆法,訂出正月起始)。」
- 《尚書。舜典》:「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。」孔穎達疏:「七政,其政有七,於璣衡察之,必在天者,知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。木曰歲星,火曰熒惑星,土曰鎮星,金曰太白星,水曰辰星。
- 英文行星一詞planet源於古希臘文「πλανήτης(planētēs)」,意為「遊走者」(wanderer)。
- 1792年日本學者本木良永在翻譯哥白尼的地動說時將「行星」譯作「惑星」,取其位置游移不定讓人迷惑之意。明治時代亦有京都大學的學者使用「遊星」一詞來指「行星」。
發表討論